我国居民蔬菜水果的消费解读与分析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能量低,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等营养特点。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不仅能降低脑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还可以降低食道癌和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并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因此被作为优先推荐的食物种类。《我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天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提倡顿顿有蔬菜、天天有水果。但根据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蔬菜水果消费量并不乐观。
一、蔬菜水果消费总量及变化趋势
2012年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蔬菜消费量为269.4克,达到膳食指南推荐量的比例较低,仅约为15%。1982-2012年间,蔬菜消费量整体呈持续下降趋势,与1982年的316.1克/标准人日相比,2012年蔬菜消费量降幅达15%。
2012年我国居民深色蔬菜消费量为89.4克/标准人日,浅色蔬菜为180.0克/标准人日。浅色蔬菜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与1982年的236.8克相比,降幅约为24.0%。
2012年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水果消费量为40.7克,城乡居民达到推荐量的比例仅为4%。我国居民水果消费量整体一直处于较低水平,1982年为37.4克,1992年期间略有上升,但随后从呈下降趋势。
1982-2012年间我国居民蔬菜水果消费量(克/标准人日)的变化
二、不同地区居民的蔬菜水果消费差异
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蔬菜摄入量高于农村,分别为283.3克和256.1克,城市居民达到蔬菜推荐量的比例高于农村居民。与1982年相比,城乡居民蔬菜消费量均下降,但农村居民下降幅度远高于城市居民,降幅分别为20%和6%。
城市居民深色蔬菜消费量高于农村,分别为104.8克和74.7克,以中小城市最高(105.1克),其次为大城市(103.1克)、普通农村(82.0克)、贫困农村(58.3克);浅色蔬菜消费量农村高于城市,分别为178.5克和181.4克,四类地区差距不大。1982-2012年的30年间,城市居民深色蔬菜消费量呈增加趋势,而农村居民称下降趋势;城市居民浅色蔬菜消费量在1982-2002年逐渐下降,2012年较2002年有所上升,而农村居民浅色蔬菜消费量在30年间不断降低。
我国城市居民水果消费量高于农村居民,分别为48.8克和32.9克,其中以大城市最高,为87.4克,其次为中小城市42.5克、普通农村35.4克、贫困农村27.2克。城市居民水果消费量达到推荐量的比例高于农村居民。城市和农村居民在1982-2012年的30年间水果消费量变化趋势不同,农村居民整体较平稳,而城市居民1982-1992年呈增加趋势,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降幅较大。
三、不同年龄居民的蔬菜水果消费差异
我国居民蔬菜消费量随年龄增长呈增加的趋势,在高年龄组有所回落;达到蔬菜推荐量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呈升高趋势,2-3岁年龄组最低,近2%,7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达21.3%。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消费量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高年龄组有所回落。
我国居民水果消费量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男性以11-13岁组最高,为42.4克,随后下降并维持着30克左右;女性以14-17岁组最高,之后随年龄增加消费量逐渐下降,70岁以上组最低,为25.3克。达到水果推荐量的比例也随年龄增加而下降,2-3岁组最高,为4.7%,70岁以上年龄组最低,为2.5%。
四、不同性别居民的蔬菜水果消费差异
男性蔬菜消费量略高于女性,而11-59岁年龄组女性水果消费量略高于男性。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居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且深色蔬菜摄入量达不到1/2,成为制约平衡膳食和某些营养素不足的重要原因。例如,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可提供84%的维生素C, 由此造成我国居民维生素C摄入量达到或超过RNI的比例为23.4%,达到EAR的比例仅为32.5%。我国居民视黄醇当量主要来自蔬菜,占57.4%,水果位列第四位,占4.1%,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使得全国居民视黄醇当量摄入量低于EAR的比例为90.6%。此外,蔬菜也是钾的主要来源,来自于蔬菜的钾占34.9%,在调节血压中起到重要作用。总之,我国居民对蔬菜水果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摄入量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因此应大力倡导居民多吃蔬菜水果。
上一篇:“混子曰”健康医疗苏阅总监带来《如何用幽默漫画把健康植入大众》
下一篇:沈阳医学院公卫学院微信公众平台科普知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