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banner
Knowledge 科普知识
当前位置 : 
Knowledge / 科普知识

作者:刘阳 中国CDC营养与健康所

新生命的到来总是让我们欢心雀跃,初尝为人母的滋味,宝妈们尽管手忙脚乱却也乐此不疲。关于早期喂养和育儿,笔者通过亲身经历提出对如下关键词的体验和解析,希望对广大宝妈有所帮助:

关于母乳喂养

母乳or奶粉?

是否母乳喂养和喂养多久是一道由宝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给出答案的自由选择题,而并不是一道需要被伦理道德和社会舆论审判的案例题。尽管比起配方奶粉,母乳有着得天独厚无法替代的优越成分,但母亲并不是当今社会女性的唯一角色,她们有权利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合理安排。只要进行科学喂养,定期观测宝宝生长数据,宝宝都可以健康成长,无需过度担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妈决定母乳喂养,在产后三天的开奶阶段,可让宝宝多多吸吮,切忌喂食过多的奶粉,一来影响开奶,二来,初生宝宝胃容量非常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饿。

补or不补?

母乳喂养是一个让母亲和宝宝都身心愉悦的过程,宝宝离开母体后通过哺乳过程实现与母亲的交流和安全感的增强,而母亲则通过哺乳加快子宫的恢复和身体多余脂肪的消耗。笔者整个孕期增重40斤,产后第一天减重15斤,后坚持纯母乳喂养,日常饮食,没有采取过任何减肥措施,半年内体重已恢复至孕前。关于哺乳期间母亲的饮食,各路亲友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宝妈却在喝下汤汤水水的同时偷偷担忧自己的身材和体重。笔者只想说一句话,母乳拥有非常自然而神奇的形成过程,并不需要太多的额外养分。相反,在产后一周开奶阶段,乳腺组织需要对未来的状态进行温和过渡,切忌进食过油过腻的食物,否则容易造成乳腺管油脂堆积,引发乳腺炎。在经历艰难生产过程后,真正需要补充的,可能仅仅是体力,睡眠和血。请宝妈及亲友团客观评价,合理膳食。

亲喂or瓶喂?

乳头内陷和乳头皲裂等问题使很多宝妈在哺乳时困难重重,痛苦异常。如果细心护理和纠正后仍不能正常哺乳,让宝宝尽早适应奶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母乳喂养本应是个温馨愉快的过程,宝妈没有必要为了追求亲喂影响心情,不然即便是亲喂,宝宝接收到的信息也只能是妈妈很痛苦,怪我喽?不过,笔者的体验是,亲喂是最节省人力和时间的喂养方式了,尤其是在晚上,随吃随有,几乎在睡梦中都可以完成。

吸or不吸?

大家都知道,母乳喂养的最高境界是供需平衡,但这个境界需要母亲和宝宝的长期磨合,在喂养早期,宝妈很容易出现母乳不足或过多等状况,对于母乳丰富容易涨奶的宝妈,就需要考虑到其它的排奶方式。吸奶器是大部分准妈孕期必囤的物品之一,一方面排乳不畅时用吸奶器辅助吸奶,另一方面因某些原因无法亲喂的宝妈需要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再用奶瓶喂给宝宝。笔者在这里提醒大家:吸奶器需慎用!因它可以模仿宝宝吸吮的力度和方式促进泌乳,切勿频繁使用或过度依赖,否则就成了催奶神器,使母乳本来就多的宝妈奶量激增,增加乳腺炎风险,苦不堪言。母乳丰富的宝妈只需在感到涨奶时用吸奶器吸出少量乳汁至不再涨奶即可,无需将乳汁全部吸出。不过反过来说,母乳量不足的宝妈可以借助吸奶器追奶,但也应注意掌握规律,安排好时间。一旦奶量充足,请戒掉吸奶器。关于排乳不畅,请各位宝妈求助你们的宝宝,宝宝的下颌通乳效果极佳,哪里不通抵哪里就好啦,笔者亲测,百试不爽!

关于乳腺炎

笔者是一位深受乳腺炎困扰的宝妈,在母乳喂养宝宝最初的半年内,爆发乳腺炎3次,堵奶12次,可以说是咬着牙坚持到现在的,在身体和精神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折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身奶量充足,乳腺导管细,开口少,母乳排出不畅,经常出现乳汁淤积,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虽然笔者之前做了大量的功课,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五花八门,措手不及。

在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是:首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知悉自己的奶量,乳房结构和宝宝的作息;其次,乳房是非常脆弱的器官,平时应注意保护乳房免受外界刺激,防止宝宝蹬踹,洗澡水不宜过热,经常自检有无奶结,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心情愉悦和充足的睡眠。虽然由于产后激素水平的变化,心情不可能时时愉悦,睡眠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充足,但为了避免乳腺炎的发生,请宝妈们尽量克制,信不信由您,笔者有好几次都是情绪失控后堵奶的。

医生or通乳师?

当宝妈爆发乳腺炎的时候,总是会在这两项选择中犹豫不决,怕吃药打点滴影响母乳质量,又怕按摩通乳不能马上见效,且很多时候,医生和催乳师给出的建议竟是直指对方,火药味十足。这个时候,请宝妈先搞清楚自己的状况,如果已经出现高烧、红肿、剧痛,请先到医院退烧消炎,如处理不及时,造成严重的感染和化脓,对宝妈和宝宝都是非常不利的。通乳师可帮助宝妈做日常的乳房护理,疏散奶结,以及进行辅助消炎的残奶和脓液排出,但物理性的疏通并不能消除细菌感染,所以宝妈需掌握轻重缓急,制定属于自己的治疗方案。此外,无论是服药还是细菌感染,笔者都不建议宝妈因此停止哺乳,这对宝宝的影响微乎其微,对宝妈却是尽快消除炎症的一剂良药。如患侧已发生严重的化脓,则建议宝妈用好的一侧继续哺乳。

冷敷or热敷?

这是困扰了笔者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冷敷热敷来回交替了无数次几乎要弃疗了。后经专业医师指导,在乳腺炎发作的急性期,如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一定不要热敷,要用鲜蒲公英、圆白菜叶、土豆片这种具有消炎镇痛功效的植物汁液冷敷患处;而热敷则用于日常排乳不畅时,在哺乳前用温毛巾热敷3~5分钟,促进泌乳,切忌水温过烫,稍稍高出体温即可。

关于传统观念

与老人及社会传统观念的斗争是持续发生在整个育儿过程中的,宝妈和亲友团们站在共同的出发点却往往走出许多截然不同的路线,不同的育儿观念碰撞到一起常会引发争吵和误解,一些宝妈甚至将隔辈人的传统观念奉为“回奶神器”,严重降低了养育宝宝的幸福感。这个时候,请宝妈与亲友团都先拿出尊重对方的态度客观看待这些分歧,一些过时的观念可能有误,但老人本身关心宝宝成长并没有错,他们需要简单易懂的科普和耐心的讲解交流。反过来作为帮忙带孩子的老人,也需要尊重宝妈的最终决策权,支持友情提示而非干涉替代。

捂or晾?

有一种冷叫奶奶姥姥觉得冷,有一种热叫妈妈觉得热。老人前脚给捂上的被子下一秒就会被宝妈拿开,宝妈刚打开的空调转眼就会被老人关掉,类似这样的情节每天都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上演。笔者只想说,其实宝宝的冷热表现的非常明显,后颈部位的温度一试便知。如果实在没底,请借助室内温湿度计上的数字,温湿度适中,宝宝手心潮湿温暖即可。此外,在冬季或风大的时候带宝宝到户外需要注意头部和手脚的保暖,在夏季或宝宝练习爬行等大动作增加的时候,需要注意通风散热和衣物的勤洗勤换。

纸尿裤or尿布?

这大概是引发争议最火爆的话题了,纸尿裤的干爽体验和尿布的亲肤效果被放到一起比来比去,不相上下。其实笔者两种都亲测过了,在使用效果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只是纸尿裤比尿布要相对节省人力,且更加便捷,宝宝不会因感觉湿凉而影响睡眠。但无论用哪一种,都需要勤换洗勤护理,保证宝宝屁屁干爽,没有尿液汗液浸泡,可选用合适的婴儿护肤膏辅助预防尿布疹和热痱的发生。

吃or不吃?

宝宝6个月后需要逐步添加辅食,以满足生长需要,各种眼花缭乱的辅食添加方法以及喂养方式扑面而来,让宝妈和亲友团再次陷入凌乱。长辈们迫不及待的想把各种营养丰富的美食端到宝宝面前,而宝妈则谨慎选择,防止宝宝过敏或摄入过多的调味料和添加剂。笔者认为,食材丰富不是坏事,但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并不是所有的食物吃了就能很好的吸收,需从简到繁,循序渐进。首先杜绝盐、糖等所有调味料和添加剂,不做过度处理,蒸煮研磨即可;其次食材按照谷物、水果、蔬菜、禽肉、畜肉、海鲜的顺序,由单一到综合,由泥糊到颗粒。此外,每种食物首次食用需少量添加,观察宝宝是否过敏,如过敏需马上停用。

喝or不喝?

许多长辈看宝宝出汗量大,无限制的给宝宝补充水分,认为多尿多排多健康,还可缓解便秘,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母乳中含大量的水分,宝宝如果没有腹泻、脱水、大量排汗等特殊情况是不会缺水的,判断宝宝是否缺水只需看宝宝的尿液是否清亮,如少尿或尿液发黄则需补充水分。相反,年龄较小的婴幼儿肾脏系统发育不成熟,过量饮水会增加肾脏负担,严重者引起水中毒。同时,月龄小的宝宝便秘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消化系统不成熟,摄入的食物精细,残渣少,在肠道内滞留时间长,饮水并不能缓解此类型的便秘,应摄入一定的膳食纤维或适当调节肠道菌群。

最后,笔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宝妈们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做到开朗乐观,作息规律,发动家人一起进行育儿科普学习,但不要盲从,需根据自身体质和宝宝的状态制定喂养和育儿方案,同宝宝一起快乐成长。





上一篇:婴儿喂养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下一篇:老年人三伏天运动注意事项

中国营养界官微

中国营养界
官微

中国好营养科普官微

中国好营养
科普官微

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服务号

注册营养师
服务号

营养文库

营养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