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inning_The Chinese Dietary Guidelines 临床营养师网
Current Position:The Chinese Dietary Guidelines >>History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Dietary Guidelines
Contact
Add:
16 floor,Unit 5,Building A,Feng Hua Square; No.6 Guang-an-men-nei Street; Beijing
Tel:
010-83554781

Fax:010-83554780

E-mail:cns@cnsoc.org

The Chinese Dietary Guidelines Development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发展状况


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国情,教育人民群众采用平衡膳食,以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目的的指导性意见。它包括一组陈述性的建议,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为依据,在群众膳食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人群中存在的主要营养缺陷而制定的。

在世界范围内,膳食指南作为公共卫生政策的组成部分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它是由早期食物指南,历经膳食供给量和膳食目标等阶段演变而来。其背景是在工业化后群众体力活动减少、脂肪摄入增多及其他营养素摄入量的改变导致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增加而对膳食模式提出建议。


历史背景


FAO/WHO于1992年在罗马召开的国际营养大会上把推广以食物为基础的膳食指南列为重点工作之一。会议强调推行合理膳食及健康生活方式是消除或明显减少慢性营养不良、微量营养素缺乏及膳食有关疾病的一项适宜的策略。1996年WHO/FAO联合专家会议发表了“编制与应用以食物为基础的膳食指南”,作为各国制定及应用膳食指南的依据和参考。

为实现我国政府在世界营养大会上的承诺,卫生部会同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农业部等14个有关部委制定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1996-2000年)》。其总目标指出:通过保障食物供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和食物不足,降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发生,预防、控制和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通过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膳食指南的制定和贯彻是落实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

由此可见,膳食指南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食物,保护自己的健康。另一方面,这些原则可以成为政府发展食物生产及规划食物市场的根据,并可采取相应的政策满足人们合理的食物消费结构的需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贯彻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的主要宣传教育大纲。其核心是倡导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沿革


第一版:《我国的膳食指南》(1989年发布)

1989年10月由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制定并发布了《我国的膳食指南》。膳食指南共八条,即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

《我国的膳食指南》的发布,在指导、教育人民群众采用平衡膳食增强健康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出现了新的问题。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营养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报告,全国多数地区已达到温饱水平,每日能量和蛋白质摄入水平已达推荐标准,且有的大城市和省份已进入小康水平。但食物消费情况、营养素摄入情况和食品卫生方面都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有待改善的重要方面。因此修订原有的膳食指南刻不容缓。

 

第二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997年发布)

受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于1997年组成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依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针对我国居民的营养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第一版的膳食指南进行了修改,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其说明。该指南于1997年4月由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并正式公布。

1997年《指南》共有八条推荐条目。通用于健康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鉴于特定人群对膳食营养的特殊需要,专家委员会又提出了《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作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补充。

为了帮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进一步提出了食物定量指导方案,并以宝塔图形表示。它直观地告诉居民食物分类的概念及每天各类食物的合理摄入范围,告诉消费者每日应吃食物的种类及相应的数量,对合理调配平衡膳食进行具体指导,故称之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简称“膳食宝塔”)。

与第一版膳食指南相比,新指南强调“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以弥补我国居民膳食钙摄入严重不足的缺陷;提倡居民重视食品卫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根据特定人群的特点需要,制定出不同人群的膳食指南要点。

 

第三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我国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但另一方面,部分人群膳食结构不合理及身体活动减少,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增加;在一些贫困农村地区还存在营养缺乏的问题。

受卫生部委托,2006年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摄入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营养素需要量和食物成分的新知识,对第二版膳食指南进行全面修订,在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机构和企业的意见,形成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并于2007年9月由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会扩大会议通过。并由卫生部于2008年1月发布。其目的是帮助我国居民合理选择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以改善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推荐条目,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和1997年膳食指南的条目比较,新指南增加了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强调了加强身体活动、减少烹饪用油和合理选择零食等内容。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各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膳食营养需要而制定的。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人群。其中6岁以上各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10条的基础上增补形成的。

专家委员会还对1997年的膳食宝塔进行了修订。新的膳食宝塔增加了饮水和身体活动的图像。还在膳食宝塔第五层增加了食盐的摄入限量。在膳食宝塔的使用说明中增加了食物同类互换的品种以及各类食物量化的图片,以便为居民合理调配膳食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完)